[原创]密度为14的普通海绵配方配方设计
发布:聚氨酯助手 (班长) 2025/6/10 5:16:55
浏览:342 次 评论:0 次 被点赞:8 次
第十届中国(济南)软泡实战技术交流年会 |
密度为14的普通海绵配方配方设计
组分 |
用量(php) |
技术说明 |
聚醚多元醇(羟值56) |
100 |
选用3官能度通用软泡聚醚(如SA-3500),平衡流动性与力学性能 |
水 |
4.8 |
严格控制在5.0 php以下避免烧心,每1 php水贡献约0.6 kg/m3密度降低, |
二氯甲烷(MC) |
17 |
物理发泡剂,等效水量1.3-2.0 php(按9:1换算),总发泡当量4.5-6.0 php |
硅油(L-580) |
1.71 |
泡孔稳定剂,用量比密度13配方略减,防止闭孔率升高 |
辛酸亚锡 |
0.18 |
凝胶催化剂,较密度16配方略增以补偿水减少带来的反应延迟 |
胺催化剂(A-33) |
0.10 |
发泡催化剂,维持乳白时间10-14秒 |
TDI(指数) |
1.00 |
按NCO/OH=1.05精确计算,TDI实际用量≈聚醚当量×1.05×(42/56) |
关键工艺参数
- 反应控制
- 乳白时间:10-12秒(需比密度16配方缩短2-3秒以改善流动性)
- 凝胶时间:70-100秒(避免过早固化导致内部裂纹)
- 温度管理
- 原料温度23±2℃,环境温度20-25℃
- 泡沫中心温度监控阈值≤155℃(较密度16配方放宽5℃)
性能优化策略
- 每±5 php MC:密度变化约±1.0-1.2 kg/m3
- 每±0.3 php水:密度变化约±0.5 kg/m3
- 力学性能增强
- 添加3-5 php聚合物聚醚(如POP-36D)可提升抗撕裂强度20-30%
- TDI指数调至1.06-1.07可提高硬度(需同步增加硅油0.1-0.2 php)
生产注意事项
- 原料质量控制
- 聚醚多元醇水分≤0.03%,羟值公差±2 mgKOH/g
- MC纯度≥99%,含水率≤0.05%
- 设备调整
- 混合头压力建议130-150 bar
- 注料速度提高5-10%以改善高粘度物料流动性
环保替代方案
采用水+环戊烷体系时:
- 环戊烷:8-12 php(需防爆设备)
- 硅油增至2.0-2.3 php
- 胺催化剂(A-33)提高至0.15-0.20 php
加微信号:pujyt1688 邀您进【微信群、领电子书】 |